小时候觉得「干净」是一种美德。
洗完澡的香香感觉、房间整整齐齐的样子、地板没有灰尘、被子平平整整……
这些好像都代表着:我有在照顾好自己。
但长大后才发现,世界不是都照着干净的节奏走的。
人行道上总有人乱丢烟蒂、搭电梯也有人不洗手还咳嗽、
办公室里同事吃完饭也不收拾,公厕永远都湿湿的
有时候不是我不干净,是这世界太乱
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矫情,
是不是太敏感,
是不是这个「干净」的标准本来就不适合社会。
我只是希望事情整齐、想事情有秩序、想环境舒服而已。
可当我坚持这些,反而变成那个「很龟毛的人」、「不合群的人」。
干净 ≠ 洁癖,是一种生活态度
对我来说,「爱干净」不只是卫生,也是一种内在的秩序。
我喜欢桌面是清清爽爽的,不是因为好看,是因为头脑也会比较清楚。
我喜欢把洗澡时间固定下来,是因为那段时间我可以安静地 reset 一下自己。
我喜欢把事情分类,是因为我不想混乱到分不清轻重缓急。
爱干净,是我用来抵抗混乱世界的一点点温柔。
但现实是……很难。真的很难。
有时候你擦完桌子,五分钟后又有灰。
你清完马桶,隔天又有人留下一坨不冲的。
你分类好东西,结果别人还是乱塞回来。
你会累,会烦,会觉得:是不是算了吧?
是不是就当一个「随便一点」的人,就比较轻松?
可我又问自己:
如果我放弃了这些对「干净」的坚持,
那我还剩下什么,是属于「我的」?
也许,不是要改变自己,而是找到干净的方式活下去
也许我不需要改变「我爱干净」这件事,
但我可以学会不要勉强世界一起干净。
我可以自己带干洗手,
自己准备环保餐具、外出包里多放一张湿纸巾。
我可以用耳机把噪音隔开,
回家时,我可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空间,再混乱的世界也碰不到。
不是我洁癖,是我选择尊重我自己的节奏。
就算这个世界不干净,
我也要在自己的小小宇宙里,
保有一点点「整洁的信仰」。